【热点资讯】减负!一次性摘牌1761块!




“过去,我们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、办事窗口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牌子,每一块牌子背后都意味着建一些机制、开一堆证明,我们也深感无奈。现在通过多次清理,不仅室内变得整洁干净了,而且开不开证明也有更详细的依据了,党群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体现服务职能了!”
“现在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督查,准备的材料少了,也不需要多次报告,让我们更有精力去服务群众。”
通过走访调研,很多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都吐露出自己的心声,村干部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。
武清区深入贯彻中央、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工作重要要求,着力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,坚持减到实处、赋到关键,一体推进减负松绑、明责规范、赋能提效等措施,推动为基层减负成果更加可感可及。
聚焦规范牌子证明
区委组织部、区委社会工作部、区委农办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规范社区村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情况自查的通知》,围绕不合理挂牌、不合理出具证明、超范围工作机制以及社区村微信工作群填报、政务APP填报、表格填报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对全区69家党政群机构和29个镇街开展情况排查。共摘除超范围挂牌1761块,梳理汇总问题事项59个,并推动完成整改。同时,推动区级党政群机构与镇街形成合力,对保留的村(社区)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,做好费随事转、业务培训,确保有效开展工作。对精简撤销的村(社区)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,做好政策衔接和向群众解释工作。
聚焦明确基层权责
各镇街和全区党政群机构所属科室及基层单位对《天津市村(社区)组织依法履职工作事务指导目录(2024年版)》和《天津市村(社区)组织依法协助工作事务指导目录(2024年版)》做好传达学习工作。同时,严格准入机制,对目录以外需要村(社区)组织协助的专项任务,各党政群机构报区委社会工作部、区委组织部联合初审后,按程序报区委、区政府审批,并将审批结果报区委社会工作部备案。组织目录涉及的31个党政群机构结合区内工作实际梳理需要村(社区)组织依法协助的工作事务开展情况。目前,34项工作事务中有13项工作事务由区级部门自行开展完成,无需村(社区)组织协助,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。
聚焦完善考核标准
结合《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印发<关于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>的通知》要求,区委组织部、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相关部门,对2024年度武清区行政村考核评星评分参考标准进行了调整。优化参评部门,由原来的19个减少至16个,对非必要的事项不再设定考核基层的指标。精简考核指标,严把指标列入关,突出考实绩、考高质量发展、考群众最关心的事,由原来的55项指标减少至41项。紧盯基层实际,对基层负担较重的20项指标进行了优化,聚焦行政村主责主业,注重考核工作实效。
聚焦优化培训赋能通过精简培训班次、优化课程形式等方式,减少跑腿次数、占用时间,着力破解以往培训中存在的培训多、效果欠佳等问题,切实推动培训减负赋能,今年以来聚焦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、社区治理能力提升、重点镇街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举办4次专题培训班。针对103名本乡本土新选任村“一肩挑”、246名本乡本土连选连任的村“一肩挑”干部、全区115名社区“一肩挑”干部以及部分镇机关干部分类别、分层次开展“订单式”培训,切实提升履职本领,引导基层干部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推动村庄工作,提升社区干部的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,增强社区治理效能。
下一步,区委社会工作部将会同区委组织部、区委农办进一步发挥牵头组织职能,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。严格落实准入制度,加强清单外下派事项相关文件的审核备案,严把准入关口。持续强化动态监测,发挥前哨作用,及时听取意见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优化改进。通过强化“统”的力度,形成“联”的合力,有效防止基层负担反弹回潮。